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querynum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vadding.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database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vadding.net/inc/func.php on line 1414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tmt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vadding.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3

Deprecated: Creation of dynamic property db::$Sql is deprecated in /www/wwwroot/www.vadding.net/inc/func.php on line 1454
永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_开云·kaiyun网页版登录 - 开云体育app最新下载

气浮机

永和:打造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


来源:开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7-19 14:05:10

  永和,地处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曾是国家级贫困县省定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永和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牢固树立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大打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今年以来,该县以“百日清河行动”为抓手,纵向深化、横向拓展,多方联动、整体推进,实施了“治气、治水、治山、治城”专项行动,着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和高水平发展“样板县”建设。永和,这个山区小县,山川日日新,处处绿意浓,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近日,本报记者深入永和县,走访了当地干部和群众,采写出一组反映该县绿色发展的稿件,今日集中刊发,以飨读者。

  临汾新闻网讯永和,一个群山环绕的山城县,一个工业公司屈指可数的农业县,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在大打脱贫攻坚战役的同时,不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县”为目标,不断加大污水处理资产金额的投入,建成了一座在全市乃至全省都首屈一指的污水处理厂。

  11月16日,迎着午后的暖阳,记者来到地处永和县城西南侧的污水处理厂,探访了这一治污“明星”。

  刚一到来,永和县污水处理厂代理厂长尹国军便热情相迎,带着记者一一介绍起他们的污水处理流程。

  “这里是城市污水的进水口,一直转动的就是粗格栅,没这个工序,很多杂物会顺水进入厂内,影响各类设备的正常运行。”尹国军指着深不见底的进水口介绍。

  这时,随行的提标改造工程负责人朱国东走上前来说道:“永和的地理位置特殊,进水口有12米深,相比普通的污水处理厂进水口深了一倍,设备不好进,维修更是费时费力。”

  出了进水口,还没走几步,尹国军就站立不动,指着眼前高一米左右、外观看上去并不大的建筑说道,“这就是调节池,今年刚建成,看着不大,却能存1000立方米左右的水。”

  调节池对污水处理厂的意义十分重大。尹国军娓娓道来,城市污水的水量并不是一成不变,有高峰期和低谷期,有了大容量的调节池,才能保证设备持续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不仅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还有一定的保持温度的作用。”朱国东认为调节池很有必要,他说道,10摄氏度以下的污水不容易处理,调节池的保持温度的作用让污水处理在冬季更有效。

  好氧池、二沉池、中间水池……走过与其他污水处理厂大同小异的一个个车间后,记者来到永和污水处理厂的独有项目——深度处理车间。

  一排排红绿相间的管道映入眼帘,管道衔接处一个个独特的电子设备时时闪烁,一座座消化滤池错落有致。听取技术人员对各项设备的介绍后,记者被带到一个单独的房间,朱国东说道,“一个办公桌、一台电脑便能实现对污水的深度处理。”

  深度处理采用的是全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监测,电脑会根据提前设定好的程序需求对污水做处理,从而使污水各项指标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我们厂比别的污水处理厂好的关键,就是深度处理和调节池。”尹国军说道,“深度处理系统试运行后,厂里的污水就没有超标排放过,各项指标还远低于地表Ⅴ类水标准。”

  “‘样板县’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我们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尹国军表示,今后他们还会对标一流,持续提升改善污水处理能力,让永和的水域环境持续改善,让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实至名归。

  定居在外的孙超每一次回乡探亲,都不忘腾出时间,拿着相机去拍摄家乡的大好风光。这其中,他存储最多的就是家乡上空的那片天。

  “我对家乡的蓝天白云情有独钟,高远湛蓝、云朵舒卷,时而浮在空中,时而挂在山头。”孙超说,“每一次回家,我都恨不得多待几天,多深呼吸几口山间清新的空气,那种清爽中夹杂着丝丝的甜味,就是家乡的味道。”

  孙超对家乡好天气的赞叹并非空穴来风。据空气监测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永和县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308天,预计今年全年优良空气天数会再创新高,达330天以上,综合指数全市排名第二。

  山城清爽、优良的空气不仅牵动着在外游子的心,也让长期生活在这里的群众谈起来满是幸福。

  家住莲花社区正大路的安培珍一直以来都有晨练的习惯,这早起的第一口新鲜空气能让她一整天神清气爽。

  “我们永和县城虽然不大,但空气一直都挺好。尤其是家里改成集中供热后,我们这大冬天的日子也好过多了。”安培珍如数家珍般细细道来清洁取暖的好处,省钱、省劲、又省心。

  安培珍一家六口居住在正大路南门外100余平方米的平房里,以往冬天,家里都得提前储备上近4吨的炭火供采暖季用。“家里之前一直用的‘土锅炉’,还做饭带取暖,一个冬天差不多得2400块钱的煤,烧不暖和、麻烦不说,关键还操心。”安培珍说。

  “以前到了冬天,晚上根本就睡不踏实,每天都得起身去看看火,生怕灭了;白天下班回来家里也是冷的,这刚把火烧好,等家里烧暖和了,又该上班去了,反正回到家里多会儿都是冷的,哪儿有现在这般舒服。”去年,安培珍家安上了大暖,整个采暖季1600余元的采暖费,不仅省下了一笔钱,还省了烧火的心。

  眼下冬季已至,永和县清洁取暖改造任务也全面得到落实。不仅提前完成年初制定的340户清洁取暖改造任务,还超额完成目标任务328户,让更多的群众提前享受到清洁取暖带来的美好生活。

  我有一个梦想,明净的芝河水她缓缓流过,丰茂的水草下,鱼儿的梦呓惊飞一只蚂蚱,野雉的鸣叫布满远山。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个走在永和大街上的人,都能挺直了腰杆,从干净的地方来,到干净的地方去。

  我有一个梦想,当我们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的时候,我的永和她清新而又端庄,每一条山梁都绿树成荫,每一条河流都清澈见底。

  我有一个梦想,每一个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和来过这里的游客都能满怀深情地说,那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这是一首在永和县流传很广的小诗,字里行间,饱含着永和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只要付诸行动,梦想总会变成现实。今年,对永和来说,是具有历史性代表的一年,也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

  2月28日,山西省政府正式批准永和县退出贫困县行列,永和一举摘掉戴了35年的国定贫困县帽子。紧接着,一个个利好政策也接踵而至——

  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水平发展确定为重大国家战略;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板块”发展思路;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沿黄、沿汾、太岳“三大板块”发展布局,并优先支持发展沿黄板块。

  而随着霍永高速、乾坤湾互通、“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陆续贯通,一直以来制约永和发展的交通瓶颈被彻底打破。连贯晋陕,连接华北、西北,永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更加凸显出来。

  天时地利人和,乘着时代的东风,永和县委书记高永贤明白准确地提出生态立县,要把永和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坚持治理与保护并重,全方面实施封山禁牧,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大力实施一批造林绿化工程,着力打造百里黄河生态长廊。

  县委副书记、县长范洋平表示,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永和县转型发展的后发优势也得以持续显现。

  善弈者谋势,善治者谋全局。站在全新的历史起点上,永和县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多渠道创造生态产品,朝着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的目标大步向前。

  河道内清澈的河水蜿蜒流淌,不时有鸟儿飞过,在冷冽的寒风中更显生机;河岸边一个个污水收集管网依次而建,生活垃圾污水全部收集,清冽细小的河流仿佛更有活力……

  市生态环境局永和分局办公室主任杨旭回忆:扶贫桥下,常年积攒的垃圾堆成了山;污染最重的西峪沟,一公里内就有直排厕所30多座……

  “因为水质不达标,我们县被扣除了2000余万元的生态转移支付资金。”杨旭感叹道,永和本来就穷,再一扣就更难了。

  对于母亲河的污染,永和县委、县政府格外的重视,立志根除。2月7日,永和县召开反思研判会,查找问题症结,梳理工作思路;2月11日,永和县全面启动“百日清河行动”。

  作战方案迅速出台。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挂帅,全县划分“七大战区”,城区设立四个专班,县级领导全部披挂上阵,各乡镇抽调精兵强将,组建了河流清洁工作“突击队”……

  管厕所、疏污水、治“四乱”、清垃圾、控养殖、抓绿化、封河道、扩河床。从2月19日开始,永和县相继发起“百日清河行动”三次大会战。他们不断调整工作重点,纵向深化、横向拓展,着力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县”建设。

  “清河的关键是改变积年陋习,但这谈何容易!”杨旭感叹道,百姓,百人百姓,要赢得所有人的支持也不容易。

  困难面前永和人没有退缩。沟通、协调,讲政策、拉交情……不管是乡镇干部、村“两委”干部,还是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深入沿河村民家中苦口婆心地做工作。

  百余天中,永和县累计下发专项督导问题函673个,发布通报7次,下发督办函4次,曝光违法案件4起,拆除违反法律建筑数万平方米。

  历经“百日清河行动”的洗礼,山城永和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巨变。母亲河上那一条清流正承载着民心潺潺流淌,滋润着永和这一方人民。

  初冬时节,驱车行驶在永和县县域公路上,放眼望去,苍劲碧绿的油松不时映入眼帘,一株株“冬眠”的国槐依然挺拔,一片片连翘整齐排布仿佛能够正常的看到其黄花尽绽的盛景……山城永和绿意满城。

  永和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何以能呈现出如此生态胜景?

  今年年初,永和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样板县”的目标,并以“百日清河行动”为切入口,在全县大力实施造林绿化,谱写了生态立县新篇章。

  县绿化办副主任白文民说:“今年的‘百日清河行动’对永和来说盛况空前。特别是绿化,多少年没有这样大的规模和力度!在此次行动中,我们以‘绿化、彩化、财化’为思路,同时狠抓封山禁牧,努力把永和打造成百花迎春、绿荫护夏、红叶映秋、松柏伴冬的美丽山城。”

  在绿化行动中,永和县明确由县林业局牵头,县住建局负责城区绿化,各乡镇具体落实本区域绿化工作。确定了绿化思路、规划绿化用地、选定苗木、测算苗木数量及费用,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

  主抓这项工作的永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马健,编写了植树顺口溜:“显眼的地方栽大树,偏僻的地方栽小树;遮丑的地方栽大树,添绿的地方栽小树;沿河沿路绿化树,房前屋后摇钱树;乔木灌木开花树,美化环境多栽树。”

  这一顺口溜简洁明了,通俗易懂,人们口口相传、家喻户晓,让永和绿化工作快速推进。

  阁底乡,全乡共栽植油松5000余株,花椒树、冬青上万株,金叶榆3600余株,卫矛2.6万余株;

  交口乡,沿路沿河,林木栽植应栽尽栽、应补尽补,荒山荒坡上,连翘栽植遍插遍栽;

  桑壁镇发出了“铜墙铁壁守卫桑壁河、碧水青山常在桑壁镇”的号令,组织大巡查、大观摩,让干得差的红脸出汗,让干得好的红光满面;

  芝河镇以“人在村中、村在绿中、绿在花中”为目标,刮起一股绿化风暴,让山河绿色尽染;

  山水相依,林泉相伴。今年以来,永和县栽植了近120万株绿植,让群山环绕的永和改掉了黄土山坡的旧颜,换上了新的绿装。

  在10月份刚刚印发的《山西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第三批省级示范村名单通知》中,永和县阁底乡阁底村、阁底乡奇奇里村、坡头乡索驼村成功入选,这一好消息可乐坏了奇奇里村的冯大爷。

  “我们村又多了一个环境好的头衔,这个荣誉好啊!”冯大爷高兴地合不拢嘴。作为全国摄影家协会指定的第一个黄河风情摄影村,这个紧邻黄河旅游公路的小村落近年来不断在改善人居生活环境上下功夫,形成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同步,生态绿色与百姓致富双赢的良好局面。

  冯大爷说:“没想到把空下来的窑洞收拾收拾,还有人愿意住,每年能增收两三千块钱呢。”如今的奇奇里村,不仅建有20余孔农家乐和12所高端民宿,还设有集体餐厅和休闲花园,星级厕所1座,垃圾池10余处,村内水电通信网络健全,并有专门污水处理设施。

  冯大爷在招呼农家乐的同时,还不忘参与到旅游公路的修建中,并义务在景区捡拾垃圾,美化旅游环境。他说:“现在我们村有这么好的环境,我们一定要守护好,因为它不仅是我们的家,也是我们未来走向致富路的绿色快车道。”

  宜居的生活环境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也让村民们看到了致富路。今年以来,永和县以全省推进大县城建设、全市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为契机,全力破解县城规划不合理、城市功能不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不完善、乱停乱放乱倒乱建等难题,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山城。

  尤其是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永和县打响了村庄环境整改治理的“三大会战”。第一次会战,确定管厕所、疏污水、治四乱、清垃圾等8项任务;第二次会战,沿河的污染厕所、污水直排、沿河及河道非法占地等全部清零;第三次会战,确定了“一纵两横、三个清零、五个推进”,把拆违、绿化等列为重点。

  “开战”以来,永和县各级领导、各个部门放弃休息时间,积极参加劳动,直接面对群众,直接盯住问题。全县上下一级做给一级看,干部带着群众干,先进带着后进干,明争暗赛,呈现出你追我赶的可喜局面。

  如今,永和这座山城焕发生机,全县上下齐心协力,踏着时代的节拍,奏响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保护“样板县”的最强音。

  下一篇:我市举办“加强地方智库建设 助力临汾‘十四五’”高质量转型发展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