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昌:城乡供水一体化 滴滴清泉润民心
来源:
开云下载
发布时间:2024-10-22 02:24:34
“以前没有自来水的时候,我们都是喝压水井里的水,水质不好,很多人都容易得尿结石,现在自来水厂建好了,水质也好了,更干净更卫生了,我们打心眼里感到高兴。”
傍晚时分,会昌县高排乡高排居委会居民沈君华拧开厨房的水龙头,清澈透亮的自来水哗啦洒下来,她用双手麻利地清洗着水池里的蔬菜,幸福之情溢于言表。沈君华和记者说,过去都是在河里挑水吃,后来,有条件的家庭就开始打水井,但基本是靠天吃水,若遇到干旱年份,水井里也难打出水来。吃水难,吃不到好水,一直是这里老百姓最大的心病。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
当地群众用水的改变从2018年开始。这一年,高排乡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被纳入会昌县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范围,通过从4公里外新建的水库成功引水,建成了日供900吨的水厂,供水范围覆盖高排、南田、山口3个村及学校,受益人口8300多人。高排水厂配备了水质检测室,实行日检9项、月检28项指标,同时,建立智慧水务平台,建立视频监控系统,对水量、水质、水压等关键参数在线监测,对水源地、取水口及水厂厂区实行闭环监督管理,确保出厂水水质合格率达100%。
“我们的水厂有稳定的水源,在新建的200万方的石陂水库取水,按标准建设了反应沉淀池、无阀过滤池、清水池、加药消毒设备,加强对原水、管网的巡查,常态化开展制水工艺的培训,强化从源水到水龙头的全方位水质管理,让老百姓喝上安全水、幸福水、放心水。”江西省会昌润泉供水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海兵和记者说,从河里挑水,到打井取水,再到用上方便、干净的自来水,当地农村饮水状况实现了历史性转变。
小小一滴水,体现大民生。近年来,会昌县聚焦群众用水需求,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为“底线任务”,统筹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53万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幸福水。为尽力实现供水地域均衡化,会昌县科学谋划、分类施策,对边远村组的原有农饮工程做改造提升,通过增压供水等方式解决群众的用水问题。会昌县晓龙乡老屋下村有人口1280多人,这里青山叠翠,古木森森,但地处偏远,人口居住分散,海拨高,2013年村里建了一座日供水350吨的小型集中供水工程,可建设标准低,管网老化漏水严重,时常出现雨季黄泥水,枯水期又缺水现象,村民无奈只能喝井水,2021年,会昌县先后投入50多万元,增设水源地物理隔离网,加装进水厂自动加药设备,对供水管网进行稳定水压扩面改造,巩固提升该村供水系统。如今,干净达标的自来水,顺着管道流进了老屋下村的家家户户,也流进了老百姓的心田。
“之前用水不正常,常常会出现停水现象,水质也不好,遇到下雨天水很浑浊,通过改造升级以后,水压提升了,每天24小时不断供,水质也很好了,很卫生很干净,大家都放心使用。”会昌县晓龙乡老屋下村村民刘粤平高兴地说。
水龙头虽小,却流淌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会昌县属典型的山区县,素有“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概称,交通不便、村落分散、相对高差大等,间接造成了全县不同程度上存在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不达标等问题,近年来,会昌县积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管护模式,通过多元化建投、精准化运维、科学化监管等举措,持续提升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为解决安全饮水提档升级工程资金缺口,会昌县拓宽资产金额的投入渠道,通过争取补助资金、用好政策性信贷、吸引企业投资等,多渠道筹集各类资金9.65亿元。每年安排农村供水维修养护资金736万元,用于政府购买服务和农村用水培育奖励,提高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同时,该县分步分类理顺管理体制和管护机制,将由县水利局管理的23处日供水500吨以上农饮水厂,全部无偿划转江西省会昌润泉供水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对全县105座日供水500吨以下小型农饮水厂进行资产评定估计、盘活利用,采取“政府主导、公司运营、专业管理、乡村参与”的物业化管理模式,实现高效供水。
为保证水质安全,该县建立了“责任明晰、行业监督、部门互动、上下联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监督管理机制,明确乡镇政府农村饮水安全主体责任、县水利局行业监督管理责任、润泉供水公司营运管理责任等15个单位职责,构建务实管用的管水用水责任链条,让安全水放心水滋润群众幸福生活。目前,会昌县已建成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116处,确保了全县19个乡镇243个行政村的饮水安全。
“会昌县地处山地丘陵区,农村饮水有集中供水,也有分散供水,既有规模化供水也有小型集中供水,我们坚持工程“硬件”和管理“软件”同时抓,两并进。工程方面做到有稳定水源,有稳定水压,有稳定水质;管理方面,坚持政府主导、企业经营、专业管理、乡村参与,从而真正的完成“时时有水、处处有水、户户有达标水”的目标。”会昌县水利局党组成员陈余华表示,当前,会昌县全县农村自来水率达到96%,规模化供水率达到81.5%,全县范围内实现“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