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发现商晚期制盐遗址 专家称或改变中国盐史
来源:
开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6-16 22:03:01
(记者秦娟)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考古发掘取得突破性进展。12月11日,由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考古发掘成果论证暨新闻发布会在寿光举行,参加会议的专家认为,此次发掘发现商代晚期的遗存,说明该地区至少在商代就是重要的制盐地点,同时专家称在这么大范围内发现如此密集的与制盐有关的古代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
为做好南水北调工程山东段的文物保护工作,从2008年4月开始,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双王城水库工程范围内的遗址进行有计划的发掘,发掘面积近4000平方米,发现多处比较完整的商周时期与制盐有关的重要遗迹。为明确这些遗迹的性质及意义,12月11日,山东省文物局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山东省文博界部分专家到寿光双王城盐业考古工地进行了考察,并召开了论证会。
经反复讨论、论证,参加会议的专家达成了一致意见,认为在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周围3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现的80余处文物点出土的遗物绝大部分为盔形陶器,时代大多为商周时期,这些文物点是与古代盐业有关的,在这么大范围内发现如此密集的与制盐有关的古代遗址,在我国考古史上尚属首次。同时双王城遗址发掘发现了商代晚期遗存,说明该地区至少在商代就是重要的制盐地点,这为研究中国古代制盐业提供了很重要的资料。此外,此次考古发掘揭露了比较完整的盐业作坊遗迹,获得很重要的发现,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12月11日,记者跟随山东省文物局组织的专家组来到山东寿光双王城遗址,发现考古人员正在进行发掘整理,从现场清理的情况能够正常的看到大量古代制盐的遗迹,包括保留完整的制盐作坊、蒸发池、盐井、盔形器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群的发现可以说是抓住了中国盐业生产的牛鼻子,只要深入研究,相信中国盐业史这只大牛一定会显现本来面貌的。”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学海表示。
据了解,从今年4月开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寿光市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再次联合,对南水北调工程双王城水库范围内及周边地区古遗址和文物分布情况做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次调查是继2003年遗址发现以来的第7次正式调查。这次调查又新发现遗址30余处,截至目前,双王城水库30平方公里的遗址面积上已发现盐业遗址87处。
北京大学教授、盐业问题专家李水城和记者说,双王城水库制盐遗址群面积之广、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分布之密集、保存之完好,在全国非常罕见。“可以说,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商周时期最大的制盐遗址,并且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光冀表示,“整个制盐历史过去做的很少,这一片是用海水来制盐,并且从商代就开始了,从考古史上来讲绝对很重要。”据徐光冀介绍,目前在这个遗址群上出土的一处遗迹能确定为制盐作坊,从中能够正常的看到制卤、煮盐的生产的全部过程,“这是迄今国内发现最早的用海水制盐的制盐作坊。”
在已经出土的制盐作坊处我们正真看到,在坑井南北两侧,有两条水沟分别流向坑池,目前已清理出不同时期的坑池约10个,深约50厘米。据分析,此坑分沉淀池和蒸发池两种。沉淀池最大的作用为净化卤水,蒸发池最大的作用为提高卤水浓度。沉淀池、蒸发池均为目前国内首次发现。沉淀池、蒸发池的出现,说明在商代人们已经了解了渤海南岸地区春夏之交降水量少、干燥多风、蒸发量大的特点,充分的利用日晒、风力等自然力来提高卤水的盐度,这是后来晒盐工艺的雏形。
遗址上还发现了巨型盐灶等,位于南北坑池群的中部。考古人员认为,规模巨大的制盐设施,如盐井、盐池群、盐灶的发现,再加上在双王城一带所发现的多处规模大、分布密集的商周盐业遗址群,说明商周时期这里的制盐工业已存在统一的组织和管理,是国家控制下的盐业生产(官产)基地。这也是中国古代盐业官营制度的雏形,比文献记录的东周时期齐国盐业官营制度早数百年。
据了解,在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出土最多的一种器具是“盔形器”。“随世界对盐业考古的重视,专家们也对盔形器进行了研究,在用途上推断与古代制盐有关。”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守功表示。有关联的资料表明,往往需要打碎制盐工具来取出坚硬的盐饼,在双王城遗址考古现场也发现了陶片集中的灰坑,或许能印证这种说法。不过由于目前还缺乏考古依据,因此这种盔形器要不要“破罐取盐”还需进一步考证,但能确定的是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出土的盔形器是一种制盐工具。
本报讯 (记者 秦娟)记者从12月11日召开的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考古发掘成果论证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东省博物馆新馆落成之后,里面将会设立一个中国古代的盐业博物馆。
据了解,为做好双王城水库周围盐业遗址群的保护工作,山东省文化厅委派业务单位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也根据文物分布情况,对库区进行了调整,将水库原设计面积由17平方公里调整为12平方公里,影响到的遗址由30处减少到12处。但保护工作和举措并不只限于此。
在12月11日召开的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考古发掘成果论证暨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谢治秀表示,双王城盐业考古发现是一次重大的发现,也是一次完整的体现古代制盐业的遗址。“我们将会建议南水北调工程再做修改,确实绕不开的,就采取易地保护。山东省博物馆落成之后,新馆里面将有一个中国古代的盐业博物馆,来充分地展示这次考古发现。”
本报讯 (记者秦娟)尽管山东寿光双王城水库盐业遗址的发掘成果和考古地位得到了参加会议的专家的一致认可,但是部分专家在查看、研究过发掘现场和出土器物之后,也提出了一些需要论证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制盐作坊遗址发掘现场,围绕着盐灶考古专家清理出了两排“柱洞”,每个“柱洞”直径二三十厘米、高二三十厘米,对此,部分考古工作人员认为,这是搭建工棚的柱洞。但是也有部分专家提出了他们的疑问。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张学海提出:“虽然我们出土了很多器物,也出土了一些制盐作坊遗迹,但是这个制盐的流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啊?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都分别是哪些?现在我们还讲不出来,这方面也还存有很多未知数。”
“有了大规模的蒸发池,效率比煮盐高多了,为什么不用蒸发池直接取盐呢?”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王永波指出,“如果是煮盐的话,就那么几个小盐灶,效率是极其低的。从遗迹来看,当时的设施不具备大规模煮盐的条件。可能从事的是盐化工制造。”
同时,针对盐的用途,山东省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王永波还谈道:“海水的主要成分除了氯化钠之外,还有氯化镁,通过结晶制造出来的盐如果不经过特殊处理,里面既含有氯化钠,也含有氯化镁,这样制造出来的盐是苦的。所以我认为,这一个地区制盐,但制的是不是食用盐就不一定了。” (来源:大众网-生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