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志愿填报前一定要了解的高招流程关系到投档后会不会被退档
来源:
开云下载
发布时间:2024-02-13 19:49:56
高招录取流程即志愿录取流程,它关系到你填报志愿的每一步骤,影响到你投档后会不会被退档。整个录取流程一般来说包括7个环节:
1、模拟投档:每批次正式投档之前,省级招办按照高校确定的投档比例进行模拟投档。
2、确定投档比例:模拟投档后省级招办及时向高校报送生源分数段分布情况,高校根据模拟结果决定是不是追加计划,是否调整投档比例。
3、正式投档:省级招办按照高校调档的要求和考生填报的志愿,将符合高校调档条件的考生的电子档案在网上投递给高校。平行志愿按考生成绩从高到低只进行一次投档。
4、阅档:招生高校在规定时间内从网上下载考生的电子档案数据来进行审阅,审阅内容有考生的成绩、专业志愿、是否服从调剂选项、体检表以及诚信记录等。
5、预录取:招生高校按照相关规定和招生章程等,将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预录取,并将预录取和退档的结果上传至省级招办。
6、录取检查:省级招办对高校欲退档考生的情况做审核,如无异议,则录取结束。
7、打印录取名单:省级招办根据招生高校的录取结果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加盖省级招办录取专用章后寄送招生高校。
8、填发录取通知书:招生院校根据录取考生名册填写录取通知书,加盖该校公章后连同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等相关材料一并寄送被录取考生。
各批次首次填报志愿录取人数多,院校阅档速度较慢,考生在填报志愿第二天开始做查询。
通过查询,考生不难得知本人当前状态,比如是否投档,是否录取。如果是录取或者预退档状态,可以了解一下学校安排专业、退档理由是不是满足学校招生章程规定的录取规则,察觉缺陷可以及时通过招生章程上的院校咨询电话和院校取得联系,咨询相关问题。
(1)提前批录取的院校,指军事院校、公安部所属院校和少量国家教育部特批的院校、艺术院校及招收艺术专业的院校、体育院校及招收体育专业的院校。
(2)第一批录取的院校,指全国的重点本科院校、进入“211”工程的院校和经批准的少量一般本科院校。
(5)专科录取的院校,指全国(含北京市)的专科类院校和招收专科学生的本科院校。
在录取中,按批次顺序录取,互不影响,只有上一批结束后,才能开始做下一批录取。
招生学校在审核完上一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档案,确定该校的录取状态录取结束、档案数与计划数持平或该志愿生源不足时,才能确定是不是调阅下一志愿报考该校并且未被上一志愿所报学校录取的考生档案。
不少考生对“热门”专业情有独钟,认为进“热门”专业是将来找到好工作的途径。其实,“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考生应把目光放长远,理性对待。
“热门”专业并不一定就业率高,一些急需人才的专业,例如“石油工程”、“边防管理学”专业,由于其专业性强,就业面相对较窄,其招生并不多,但就业率很高。
并不是每个专业都适合每个考生,因此要对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热门”与“冷门”之间对自己最合适的选择。
一个人的志向是激发自我奋发努力的动力,也是未来个人事业的方向。所以在填报志愿时,首先要“明志”——只有明确自己的志向,对自己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才能合理地选择自身人生的航标。
关于特长——在同等条件下,各校各专业都愿意录取那些显示相关特长的考生。假如考生在单科竞赛中(省市级以上)曾取得优胜,只要高考成绩达到了院校的提档线,被其有关专业录取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关于性格——有的同学活泼开朗,有的沉着稳健,有的是急脾气,有的是慢性子,因此在选择志愿时应考虑考生本人的气质和性格。比如,细心谨慎的考生很适合管理类专业,性格活跃、善于交际的考生很适合传媒类专业等。
关于成绩——考生应对自己的高考成绩在全体考生中的位置知道,在选择专业时明确自己所在的梯度。另外,还需要注意自己的单科成绩,如清华大学看重数学、物理和外语,因为它是一所理工科为主的大学,如果这三门课程的基础不好,可能会存在些许影响。
招生章程内容有学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性质,学习形式,外语考试语种要求,录取男女生比例,身体健康情况要求,录取规则,学费标准,奖助学金,联系方式等。《招生章程》意味着学校对社会和考生的承诺,是该高校开展招生与录取工作的规章依据,所以考生和家长要注意认线、了解高校基本情况
解读招生章程,首先要了解院校基本情况,包括隶属关系、院校性质及层次、办学规模、院系及专业设置情况、师资状况、科研水平及成果、收费标准、奖学助学措施、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及去向等,这些都是择校中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高考照顾加分由教育部统一划定范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一定的自主权。一般来说,各省招生部门确定的政策加分,只适用本地区的高校,外地高校认可与否由学校审查决定。
不少考生家长误以为只要被高校提档,就一定会被录取,其实这是不对的。学校审阅档案后,少数考生档案会因各种原因被学校退回到省招办, 即“退档”。
从分配专业的规则方面看,专业录取主要有专业优先、分数优先、专业级差三种方式。高校具体使用哪一种方式,会在招生章程中明确,考生要看哪种方式更适合自己,结合自己的情况做出选择。
高考录取时,有些高校对已投档的考生在安排专业时有单科成绩的要求,主要有两种方式:
招生专业对外语语种的要求、招收男女生的比例、对于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如色盲色弱、听力嗅觉等信息,考生也要了解。
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一批高校都开启了大类招生模式。
在填报志愿之前,考生应了解大类的具体学科类别,要按照教育部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的设置分类,了解选报的大类是属于12个学科的哪一个学科?又属于那一个门类?这一点首先要搞清楚。
考生在填报志愿过程中会发现,专业目录中相同的招生大类,各学校所包含的专业也不同。各省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认真阅读本省当年下发的《招生专业目录》,看清所报学校的招生专业,确定自己喜欢的专业是否包含在某“大类”之中,以免漏报、错报。
按大类招生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使考生能够先进入大学学习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后根据专业兴趣、个人特长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再进行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
考生成绩在某批次线分的,被称为“压线生”。这类考生在填志愿时,可以说十分尴尬,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处境常常让考生陷入两难,对于压线生,可以认真研究院校录取数据,并将院校进行分类,将往年录取线徘徊在自己所属批次分数线附近的学校做好归类、整合、分析,以便参考。成绩刚刚达到某本分数线的考生,要报考线内分数线最低的学校,可以查阅高校近年的分数线,找出录取分数最低且相对稳定的高校报考。
可选择该批次中较为冷门的专业和学校。专业建议选“农、林、水、地、矿、油”相关的院校,避免填报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院校,着重关注中西部地区院校。
平行志愿一旦有一所院校提档,有分数优势的考生占满了你所选择的专业,你又不服从专业调剂,必然会落到下一个批次的院校的行列。虽然多地本科批次实行合并,但从某一些程度上说,三批本科与普通类本科无论是在学费上还是办学水平上都是有区别的。
高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是自然形成的,录取结束前无法准确知道,不少家长却误把它当成衡量的“尺子”,拿孩子的分数“对号进座”,这是极其严重的误区。
平行志愿的实行大幅度的降低了考生落榜的风险,同时更突出了高考分数的作用。如果志愿之间没有拉开梯度,同样会增大退档风险,每年都有一些学生填报的N个平行志愿全部落空,俗称滑档。具体可以看前面“梯度设置”部分内容。
不能否认,热门专业是大多数考生所向往的,但本身的兴趣兴趣特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二者的适配度要是不高的话,纵然高兴进入热门专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也会逐步出现跟不上、厌学等感觉,终极导致退学;并且所谓的“热门”不是不停稳定的,而是跟着社会经济的生长而不停动态变化的,这也是热门专业所发生的基础。
有的考生在填报志愿选择专业时,喜欢凭着专业的名称来选择专业,而对专业内涵不了解,这往往会出现认知和事实出现偏差。一般应该了解该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什么,是否属于特色专业,专业的实力如何,有无硕士、博士点,是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国内同类专业当中居于什么位置,专业发展前途和学生就业去向如何,专业对学生的相关科目成绩和身体健康情况有无特殊要求。
每年高招录取过程中,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专业志愿没有拉开梯度,没有掌握好专业级差,或全部填报热门、紧俏专业,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而落榜。
对待是否服从所报院校专业调剂,考生要统筹考虑。服从调剂能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你被调剂到的专业非常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一般是比较冷门的专业。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你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专业调剂”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学校将会作退档处理。
很多考生和家长在报志愿的时候往往采取“适合考生分数的学校+孩子想学的专业”这样的模式,但是如果不参考心仪院校目标专业往年的专业录取数据,根本估算不出来自己被目标专业录取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每年有大量的考生最后都被调剂专业的原因。
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大部分考生和家长在选择院校的时候会冲一下,冲进去的结果往往是处于进档考生中的最后几名,这样以来学校在给考生安排专业时,考生相比其它考生在分数上是没有竞争优势的,同时不同院校在安排专业时规则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常见的“分数优先”、“专业志愿优先”、“设置专业级差”等。
不可否认的是,父母在人生阅历、社会经验、工作常识等方面要比孩子多,所以在孩子填报志愿时,父母要做适当的指导,可以合理表达自己的看法, 向孩子分析不同院校、不同专业的利弊,但高考志愿填报主体应该是考生本人,往小的方面说,可能仅仅是家庭内部的一次分工不同而引起的抉择;往大的方面说,高考某一些程度上也事关考生的未来生涯发展,包括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倘若不能够让考生自己更多的参与到填报过程中来,由此而带来的家庭矛盾是深远的。